文章名:为何与子女说几句就吵
受访专家: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
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
很多老人和子女都困扰于双方“说几句就吵”,看似简单的家庭矛盾背后,其实隐藏着复杂的心理机制。
文化差异加剧沟通冲突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孝道”观念,使父母往往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。但近年来,年轻一代追求更多的个人空间与独立性。父母“权威模式”与子女“自主模式”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,可能导致代际沟通产生较大摩擦。
情感交流时间不足。年轻人背负着照顾家庭、事业发展等多方面的负担,往往难以腾出时间来陪伴父母,或对他们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回应,这增加了两代人之间的认知、情感差异,造成潜在的沟通困难。
生理变化与情绪表达。随着年龄增长,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抑制能力下降,导致老人的情绪控制能力可能减弱,表现为在沟通中更敏感,甚至对一些小事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。
理解这些因素对促进亲子沟通至关重要。父母和子女应共同调整心态,让两代人的沟通更加顺畅。
适应角色变化。随着父母年纪增大,子女逐渐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,父母可能会在某些方面依赖子女。家庭成员要学会适应这种角色变化,调整彼此的期望和责任。父母可以放松对子女的管束,尝试接受子女的建议和帮助。子女要耐心地帮助父母面对生活中的困难,减轻他们的焦虑和不安。
理解与尊重。在与父母沟通时,子女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。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约翰·戈特曼所指出的那样:家庭沟通中,“共情”是解决冲突的关键。如果父母的不满是因为缺乏情感上的关怀与认同,子女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情感需求,通过平静的语气和体贴的言语表达理解和关心,从而避免冲突升级。
避免激烈对抗。在沟通过程中,避免激烈的情绪反应是非常重要的。许多家庭冲突往往始于情绪失控。子女在面对父母情绪波动时,应尽量避免争执,以免进一步激化冲突。父母在表达观点时,不应使用过于直接或尖锐的言辞,可以询问子女的想法,而非直接给出评价。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冲突的发生,让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尊重。
增进情感联结。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不应局限于解决眼前的问题,还应注重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,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情感联系。例如,子女可以主动和父母分享自己工作、生活中的见闻和近况。父母应该学会倾听,在尊重和了解的基础上,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空间。▲
更详尽信息请查阅《生命时报》,或查阅人民网。
如需有疑问或需心理咨询,请联系汕头爱家心理研究所:0754-883683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