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名:健康离不开创造力
受访专家: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 马健文
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主任 吕继辉
本报记者:虞晔
提及创造力,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不同领域的杰作,认为这是科学家、艺术家、文学家特有的能力,事实并非如此。很多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、举动可能都离不开创造力。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副教授吉里贾·凯马尔提出,“对人类健康而言,创造力的重要性不亚于吃营养餐、锻炼身体和充分休息。”因为,大脑也需要各种“新鲜”刺激。
每个人都有创造力
何为“创造力”?创造力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于1950年提出,受当时科研条件限制,这种能力被认作极少数人群的能力。随着科学发展,创造力被证明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,并非“天才专属”,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个体。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研究表明,创造力在人类1岁时就已逐步显现。
北京老年医院认知障碍科主任吕继辉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简单来说,创造力是一个人利用已知经验、旧知识来创造新经验、新方法,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,是通过思考把想象变为现实的过程。生活中,面对不同场景、任务时使用的能力都可模糊地纳入“创造力”,获得的结果不一定是科技创新或艺术创造,也不局限于让人拍手叫好的创意构思,可以是一切想法、主意、活动,比如烹饪一道新菜、重新布置家居、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只要完成一件事或达到目标,大脑中的奖励通路就会被激活,释放“快乐信使”多巴胺,使人获得即时快乐,以及满足感、成就感。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,进行涂鸦等创造性活动时,无论最终呈现的艺术水平高低,大脑中与奖励相关区域的血流量都会有所增加,让人产生愉悦感。这种大脑的积极活动不仅对心理健康有益,对整体健康也有潜在好处。《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杂志》刊发的一项研究表明,创造性活动与免疫功能的改善有关,并对帕金森病、创伤后应激障碍、抑郁症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患者有积极影响。《自然》杂志发表的文章显示,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可调整免疫系统、降低炎性反应,缩小恶性肿瘤体积并加速机体康复,但消极状态下会触发肠易激综合征。
认识到这些效应,临床把一些创造性活动广泛应用于康复。吕继辉表示,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时,医生会将患者的兴趣与锻炼内容相结合,布置相应的任务,比如画一幅画、用积木搭建筑或使用特定字词编写一个故事。“临床中,我们鼓励患者‘从无到有’进行创作或改造旧事物,都是为了让他们发挥创造力,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可以驱使患者继续创作。”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、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介绍,当下国内兴起的“心理剧”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团体心理。在一场心理剧中,团体心理辅导师被称为导演。参与者在表演情境中即兴演绎不同角色,在导演的引导下将情感、观点、态度借由角色抒发出来,从而将自身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呈现在舞台上,有助发现症结、进行处理。创造力是演绎的基础之一。
每一次创造都是自我完善
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,“有创造力的生活”更能让人获得健康的心态,且在创造性活动上投入越多,个体越能感受到积极情绪。每一次使用这项能力,都是一场自我完善。
消极者:激活快乐因子。紧张、焦虑等消极情绪会影响认知的灵活性,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甚至会出现大脑功能失衡,决定情绪动力、愉快感的神经递质(如多巴胺、五羟色胺和甲肾上腺素)含量下降,使人更易情绪低落,陷入自我怀疑。在进行绘画、陶艺等创造时,大脑释放的大量“快乐因子”血清素、多巴胺可对抗抑郁等负面情绪,这种积极体验还有助增强自我认同感。更重要的是,大脑会记住这种快乐的感觉,“催促”机体重复积极行为,形成良性循环。
青春期:体验重塑大脑。前额叶皮层占整个大脑皮层面积的29%左右,是与高级认知功能联系最紧密的一个脑区,堪称“核心CPU”。日本脑发育专家筱原菊纪曾记录了一个女孩创作时的大脑波动:当她独立创作时,承担想象功能的区域则被激活。这类激活可加速神经分叉、加强神经元连接,是大脑发育的营养。
在青春期,大脑会开始大幅修剪神经突触:把用得很少的修剪掉,只留下用得多的、重要的,这一过程会持续到青春期结束。可以说,这一阶段的经历和体验决定了大脑的“淘汰机制”,留下的神经决定了未来的思维模式。如果此时让他们多进行创造性活动,尝试独立解决问题,不仅能促进大脑发育,还能体验更多心理满足感、成就感,用更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。
老年人:大脑更加灵活。创造力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。吕继辉说:“老年人可根据自身爱好和职业特点,找到生活中能保持创造力的方法,让自己有事可忙。”在尝试新事物、解决新问题和进行思考时,大脑需保持活跃和敏锐,有助延缓认知能力下降,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。而且,老人专注于绘画、搭积木、雕刻、缝纫等活动时,大脑仍会形成新的神经通路,尤其是大脑左前额叶皮层之间的连接性会加强,使不同脑区之间的协作更为紧密,进一步增强认知灵活性。而且,如果是老人们共同的创造性活动,比如读书交流、欣赏艺术作品等,还能提供交流、互动的机会,促进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护,对个人幸福感和健康至关重要。
“解锁”创造潜力
虽说人人都有创造力,但并不是都能随时激发和保持这种潜力,关键在于有意识地训练。
跳出舒适区。生活中,多次解决同类问题、处理同类信息之后,大脑会逐渐形成习惯,倾向于使用固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“抄近路”。这些习惯虽更具效率,但也限制了创造力。马健文说:“对常规的挑战和突破,正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。”这意味着要有意识地“打破”日常习惯,刺激大脑保持思考,用新眼光看待旧事物,比如每个月选一天换条路回家、多学一门语言、学习一项新技能。
开辟创作空间。吕继辉表示,家中可设立一个涂鸦墙或创意角,每天抽几分钟时间写出当下头脑中流动的想法、内心的感受,作为释放创造力的自由空间;也可选一个日常用品进行旧物改造,比如一个杯子、一个笔筒或一本书,使其变得更新鲜。其间,大家不仅在进行创作表达,更是将精力、注意力专注于创作,得以从日常压力、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中暂时抽离出来。
释放负面情绪。马健文表示,积压的负面情绪会占据心理资源,导致思维僵化。只有释放这些情绪,思维才会更清晰,创造力才能更流畅。大家要学会识别和承认自己的负面情绪,而不是压抑、否认;然后积极地解决情绪源头,辅以倾诉、运动、艺术创作等方式,将其释放出来。
去体验去经历。人无法创造出认知之外的事物,当视野过于狭窄时,只能依赖固有经验完成一项确定的任务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。因此,发挥创造力的一项重要前提是具备一定的知识,只有读得越多、看得越多、学得越多,大脑建立的神经学“图书馆”越大,衍生出的创造力才越强。▲
更详尽信息请查阅《生命时报》,或查阅人民网。
如需有疑问或需心理咨询,请联系汕头爱家心理研究所:0754-88368363。